导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目前在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5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如是说。
这也是为何进入五月份以来,身边“二阳”的小伙伴越来越多。
距离去年12月份大规模新冠“首阳”后,已有小半年时间,此时人体内储存的抗体水平已不足以对抗新的变异毒株,越来越多的人再次中招。
最近,中国疾控公布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接受过全流程的疫苗接种,仍然有28.3%的再次感染率(注:这是基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368个样本数据)。
有没有必要再次接种疫苗,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林 岩 | 撰文
面对不断出现的“二阳”病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最新表态公布了自己的研判:
“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目前,在广州发热病人里,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面对新毒株,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
困扰我们3年的疫情总算结束了,大家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常,不再担惊受怕,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
然而,五一节假日后,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二阳”了。
“二阳”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
有部分感染者反馈,“二阳”相比“一阳”要友好的多,吃颗布洛芬,三天就好了,症状轻微,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01
为何会有“二阳”,比例有多少?
5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周报披露最新研究数据。
这项研究由中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该研究发现,在广东省的初波大规模社区传播期间(即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新冠再次感染率为28.3%。
在这次研究中,再次感染与首次感染界定期限为90天,也就是说距离首次感染新冠后的3个月后再次阳性被定义为二次感染。
本研究选取了368个样本,其中男性183位,女性185位,其中189名参与者接受了疫苗加强针。研究发现在368个样本中,104例确诊再次感染了新冠,包括70名确诊病例和34名疑似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再次感染后,有症状的比例达96.2%。
但总体症状较轻,尽管大多数再感染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没有发现危重病例。
当然该研究也表明,即使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并且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仍可能会再次感染,并且再次感染的比例不算低,且最近身边不断出现的“二阳”也在提示我们要开始警惕起来。
那么进入五月份以后,为何“二阳”会越来越多呢?
首先,疫情管控政策的宽松,导致防范意识的松懈。
这里不得不提到5月5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大流行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的解除,是否给病毒钻了空子。
答案是肯定的。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大家对于新冠的防范意识下降,四处人群聚集给了病毒可趁之机。
其次,天气的原因造成口罩佩戴难。
天气越来越炎热,戴口罩闷、难受,使得病毒有了传播的空间。
再次,体内接种疫苗的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新型变种的效力越来越弱。
近日,华人病毒学家刘善虑团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之前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血清对XBB.1.5、CH.1.1和CA.3.1几乎完全失去了中和活性作用。
也因此,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迎来“二阳”。
02
目前主要流行何种毒株,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自2022年9月以来,我国核酸阳性检测数量与阳性率显著增加,至12月22日达到顶峰,峰值后呈波动性下降,到2023年4月27日,检测人数达6752人,阳性比例为4.4%。
截止4月27日,每日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图源自中国疾控中心
国内的主要毒株
从上表中可知,除了一直以来占据主导的地位的BF.7.14和BF.7.14.5外,当下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毒株是XBB.1.9.1,也就是俗称“大角星”的变异毒株。
但XBB家族虽然逃逸能力强,它的毒性危害却没有那么大。
据中疾控的报道,此次在广东取样的“二阳”病例中,虽然都有症状,但基本属于轻症 ,没有重型病例。
呼吸科医生胡洋表示,近期门诊阳性病人有所上升,症状大多比首次感染轻。
对于近期“二阳”不断加剧的势头,如何有效应对?
急诊科医生郝希纯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即使感染了,也毋需过于担心。对于身体素质好、无基础疾病的低危险人群,无需再接种疫苗;对于有基础病的高危人群,应当注意,可使用抗病毒药物,首选paxlovid药物。
总体来看,尽管“二阳”越来越多,但症状普遍轻于初次感染。为了尽量避免感染,出门做好防护还是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
1.Preplanned Studies: The Associated Factors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by Omicron Variant —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December 2022 to January 2023
https://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3.075
2.COVID-19 Clinical and Surveillance Data — December 9, 2022 to April 27, 2023, China
https://weekly.chinacdc.cn/news/covid-surveillance/f9be9fe5-1684-46db-aa88-0a35c3aa2805_en.htm
标签:
精彩推荐
由于受到台风“海葵”残余相关低压槽带来的暴雨影响,香港天文台9月7日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期已经有黄牛开始倒卖国安俱乐部的公开训练课参
图说:活动现场采访对象提供新民晚报讯(记者叶薇)为提升语料数据供给
最大的相似之处是,电动化、智能化成为主旋律,其中,中国新能源车企在
虽然国奥队的后防线表现相对稳定,但锋线球员把握机会的能力太差,甚至
一把银壶99元!皎洁灵动如明月,嗜茶人的心头好
周五盘中,WTI原油报87 612,涨幅1 01%。今日分析:在86 50之上,看涨
蚂蚁集团正式发布金融大模型,以及基于金融大模型能力的智能金融助理“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获悉,2023
格隆汇9月8日丨渝太地产(00075 HK)发布公告,吴国富由于需要投放更多时
智能汽车现在有多方便?8月阿维塔11开启鸿蒙座舱的抢鲜体验。作为唯一
,你们好,今天0471房产来聊聊一篇乙氰,乙氰简述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
聚焦高端制造业及相关配套,加速产业项目落地。9月7日,祝桥镇与上海飞
【椰子水价格狂飙40倍】“椰子水价格暴涨4000%”日前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近日,《全员加速中2023》最后一期落下帷幕,热血收官。由此可见,加速
9月7日,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现场,在吊车指
黄金期货本交易日盘内整体弱势慢跌,沪金北京时间10:03保持在461元 克
能放春芋在办公室吗?哈哈,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一般来说,办公室是一
首批上证科创板成长ETF上市更多创新型指数基金将涌现
日本舆论场上延烧数月的喜多川性加害丑闻终于得到“官方”确认。2023年
资讯News
08-07
07-08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11-03
聚焦Policy
7月6日菜鸟正式推出精品航空货运产品随心飞(Priority),主打极致快速、随到随飞,覆盖菜鸟欧美、南美...
当好农民工的“护薪人” 近日,罗某等7名农民工在收到被拖欠的工资后,纷纷打电话向江西省南昌市...
“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大连宝马车撞人案肇事司机被判死刑 本报讯 记者韩宇 10月29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医院财务迷上网络赌博输光5000万元公款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 本报通讯员 汪宇堂 曹...
辊环车削 雕琢毫厘(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23年来,雷虎始终扎根一线,改进钢材轧制工艺...
交警严查超标电动自行车挪用“白牌” 截至昨晚6时,处罚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共计6585笔;下一步将...
明起寒潮来袭 北方气温普降10℃以上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日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
多种蔬菜价格降幅达五成 包括菠菜、蒿子秆等 预计本月中旬蔬菜恢复供需平衡 本报讯(记者...
北京周日最低气温或达-4℃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新一股...
昌平一家四口确诊新冠肺炎 天通北苑第二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朝阳两涉疫校区及16所学校停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