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劳动 田间有学生
2023-08-04 15:58:03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小学,学生去养殖场喂羊喂猪,辛苦亦有成长。

湖北省广水市永阳学校,学生在劳动基地采摘香甜蔬果,丰收尽享快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小学,学生在“厨神争霸赛”上显厨艺,校园溢满香味。

……

从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教育“独立成课”,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全国各地各校多措并举,对劳动课程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推出优质劳动课程,推动劳动教育继续往实处、深处发展。

地位高了,课程陆续开齐

翻看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农耕研学的校本教材《寻味镇海》,第一课是探访年糕博物馆,捣年糕,探究农耕文化;第二课是学搭土灶,煨番薯,做九龙湖神仙鸡……该校本课程共8课,课程设计全部指向镇海文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推动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化,督促各学校对其做更明确的课时统筹规划和安排,有助于解决以往学校教育中弱化、边缘化劳动教育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看来,劳动课程富含“让人成为人”的最根本最深远的育人功能,也独具更为深刻有力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独立成课”,首先需要建立劳动教育的“课程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深化对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理解,优化对劳动课程内容载体的设计,强化对劳动课程实施渠道的开拓,内化劳动课程的过程体验,活化劳动课程的评价形式。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的劳动育人基因,促进学生实现劳动体悟与价值观内化相融合。

借着劳动课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的“东风”,半年来,各地各校根据教师特长和学生爱好,积极研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打造了一系列丰富优质的劳育课程群,实现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

“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充分提升了劳育的重要性。”襄阳市晨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柳华表示,劳动课程设置更加有章可循,规范管理。每周每个班级1个课时,设置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类。每个年级设计了20项劳动活动,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分布在不同学段。

“我们在落实课程计划上下功夫,把劳动教育提高到重要位置,积极探索通过五育融合、五育共生的方式促进‘五育并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天津市蓟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花宜春说。

资源多了,配套逐步完善

春季,走进茶园,体验如何采茶、制茶、品茶;夏季,走进葡萄园,学习整枝、套袋、修剪等;秋季,采摘果蔬、玉米,感受收获的喜悦……安徽省马鞍山市每年都要组织全市八年级学生到市青少年实践教育中心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各类特色实践课程。

针对劳动课,以往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一个现实问题:一些学校因为缺乏劳动教育场地、劳动教育师资,而给学生布置劳动教育任务,由家长监督完成,并没有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劳动教育“独立成课”后,要求学校教育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解决劳动课场地、设施及师资等配套资源短缺问题。

让学生成长在天地间,“在哪儿开课”需要蹚出新路。拥有一定闲置场地的学校,选择见缝插针、依校而建,开辟劳动教育场地。如广西桂林市叠彩区教育局投入300多万元在各校兴建各具特色的劳动场所,让胜利小学、临社小学、希望小学有了校内劳动种植基地,大河中心校有了陶艺室。

校内场地有限怎么办?借场地、租场地、共建场地,在校外建设劳动教育“根据地”。青岛成立了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集团,囊括青岛市中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和六个区市的基地。通过搭建全市劳动教育的交流平台,建设校外劳动实践教育“飞地”,孵化培育劳动实践基地。

劳动课作为独立课程,怎么解决教师“正规军”培养问题?设立专职教师、校内教师兼任或外聘有特长的兼职教师,各地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制定合适方案。如重庆市潼南区崇龛九年一贯制学校集合“专业教师+特长教师+支教教师+家长志愿者+校外辅导员+当地工匠”等众多资源,采取“专业培训+企业实训+集体研习+跟岗见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充实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

素养提了,育人效果增强

“快来快来,看看我的书架拼得结不结实……”穿针引线、拼接书架、垃圾分类、种菜养花……在襄阳市晨光小学“幸福劳动·快乐评价”实践活动现场,学生们有的在像模像样地上螺丝,有的神情专注地在手绢上绣花,现场一片忙碌。柳华表示,学生通过校内劳动、劳动日常打卡等,逐步养成劳动习惯,不少家长、教师也反映孩子变勤快了,实现了劳育促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这半年来,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劳动课不仅赋予孩子们多项必备的生存技能,也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的学生家长淡婷婷表示,劳动课作为独立课程,给孩子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希望孩子在劳动课上多掌握几项生活技能,学会享受生活。

同样位于西宁市的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劳动课教师周蓉洁则发现,学生的创造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原来,华罗庚学校开展了“种植园”“石头画”等特色劳动课程。在“种植园”课上,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协作互助机制,最后点评哪组做得最好。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也养成了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劳动课对学生道德责任、创新思维、审美品质等素养的形成有着突出的作用。劳动课已在教育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将来必会结出硕果。

(统稿:本报记者王阳采写:本报记者程墨徐德明胡航宇王志鹏周仕敏史望颖孙军特约通讯员莫青)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1日第3版

标签:

哈尔滨市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
1960元购进假冒“GUCCI”等服饰 这个商家遭罚了10万元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