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文散记
2023-08-20 13:51:33来源:鹰瞳世界

多年出行英伦数十次,通过熟悉了解这个国家,释解了心中多年来的一些疑惑。

英伦风景▲

英国华人(British Chinese)的定义是混乱的,一群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相同面孔被归入这一类别。汉语里的中国人和华人被统一翻译成Chinese。笔者初到英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继而许多年里反复出行这里,我一直误认英国华人专指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后来慢慢发现,在英国的人口普查中,没有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越南人等的类别,都被英国人统称为中国人(华人)。


【资料图】

英国华人▲

但这样的抱怨,似乎只有大陆华人才有同感。

英国最大的大陆移民潮始于21世纪初期,是最晚移居英国的华人群体,因为主流华人群体是由早年移居英国的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组成的,而他们早就习惯了自己在英国的身份称呼Chinese。一位年长的英国人无法理解我的不解,反倒迷惑地问:“你们长得都一个样啊!”

英伦华人圈▲

我能理解英国本土人的困惑,而且能听出他们残余的殖民时代优越感,因为年轻英国人断然不会如此回答。

不少亚洲国家曾是英国殖民地,但曾一直不受重视。华人心里熟悉的亚洲地图,在不少英国人脑里只是一个模糊概念。香港的确是个英国人喜好的好地方,有大英的文化,又有异域的东方风情,英语通行无阻。但香港具体怎么被殖民的,没有多少英国人知道。过去一年,由于“俄乌战事”,那个曾被一些英国人误以为是泰国(因为英语发音类似)的台湾岛,在英国突然名气高涨。

在英国的华人▲

我不知道英国政府为何没有设置一个“东亚国家”的划分,而把各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亚洲人,都放在一个叫Chinese的框内。后来我才意识到:国内这些自认为最正宗的大陆Chinese来到英国不过二三十年,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在英国就是一个专属群体——华人,必须团结在一起,为华人在英国的地位共同努力。赞成笔者这个说法的国内华人移民并不多,因为他们至今仍停留在“大陆移民=英国华人”的概念里,与真正的英国主流华人社团疏远而隔离。

华人社团▲

再有三天“七夕节”啦!说一个关于性别的话题——妇女权益。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文革,主流意识大都是争取自强与自立的一代。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几十年,国内女性对于金钱与权力的崇拜,是前所未有的高涨。自尊被抛弃,笑贫不笑娼反倒成了某些人共识。被这样奇怪的意识思维所引导,道德已不再具有束缚力,女性行为如何出奇和出轨,在国内似乎都有容身之地。与其谴责女性个人,不如责怪社会环境制造的怪圈引力太强,女性往往被卷入。

英国女大学生▲

在英国,几十年来见识到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意识到英国女性高涨的社会地位与独立意识。

成为电视明星主持的女性,自己就是社会监督政治力量的重要一分子,政治人物反倒须要和媒体人搞好关系。因为多年男女平权运动,以及近年反性骚扰#MeToo运动的崛起,我在英国听过的性丑闻,绝大多数都是男性政治人物或媒体明星侵犯男童(因为成年男性侵犯男童曾经是新生事务,不太受到舆论关注)事件在几十年后东窗事发,因为没有男性再敢碰女人——如今碰一下女人或男人大腿,用带有一点色情味道的词语和下属开玩笑,都是性骚扰范围。那些在国内被视为绅士的用语,如“女士优先”、用餐时为女士拉椅子等等,都是过时语言与行为,甚至有性别歧视意味,因为那是英国男性社会的主导用语,现在不再适用。

英国前首相▲

说明一下:“# MeToo”(我也是)是一场发端于美国娱乐圈的反性侵社会运动。2017年初,《纽约时报》曝光了好莱坞某著名制片人的性侵丑闻。10月,某美国女演员在推特上写道:“如果所有被性骚扰或侵犯过的女性都能发一条 ‘#MeToo’标签的状态,那么人们或许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此后,“#MeToo”成了一个反性骚扰的标签,借助媒体力量,迅速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反性骚扰的社会运动,曾经沉默的受害者纷纷站出来公开指控加害者。这股“#MeToo”浪潮进而波及法国、韩国、中国等地。

风尘补补▲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其中的女性,大多成长心理历程经历从传统社会教育(正直与道德),到受国内媒体引导的一切向钱看的强大诱惑。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大学环境单纯,上级都是文化人,书生气得很。她在上世纪跳槽进入广东电视台做兼职主持,那里则是另一番天地——彼时湖南卫视正在崛起,而广东电视因为毗邻香港,节目制作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领先全国。

她亲身经历电视台的波云诡谲,说某某主持人睡了哪个领导。及后、广东当时最红的主持人30岁的陈旭然离奇在家被谋杀,她听了毛骨悚然。坊间一直传言她因为涉入大人物而被害,那时千万级别家产在广东还算少见,媒体曝光陈旭然竟然已经家产逾千万,因为该台台长是她的情人,助其成为无数高利润的电视项目制片人,这令我的那位友人我们咋舌不已。

陈旭然▲

因为高校背景以及家教使然,我的朋友在娱乐圈是个“不遵守行规”的外人。

一次,台里一位中高层让她去中国大酒店(当时广州最好的一家五星酒店),进入楼下卡拉OK房,台里那位最红的新闻主播坐在里面,还有一位外国人,坐下以后才知道,他是某地电视台台长。他的手在主播大腿上一直摸来摸去,她微笑着,好像啥事也没有。接着摸到我那位友人的腿上,她一把拍开他的手......

19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广州流行搞选美(英国在1980年代以后,就基本告别选美比赛,因为那被视为对女性的不尊重),离奇传闻的事很多:一名选美冠军被台里负责广告的领导看中,然后两人卷广告巨款隐身国外,至今下落不明;另一名落选选手来到选美节目组做助理,最终找到机会嫁给亿万富翁,从此更名改姓,不再与昔日朋友来往。

选美大赛▲

国内国门打开后,一些女性成为人上人的捷径与秘诀——与权力睡觉。

至于那个权力的躯壳是谁,肥瘦胖丑老幼,都不重要。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部分女性也接受了那样的思维:睡一个拥有权力的男人,不单不必觉得可耻,反倒可以觉得光荣,女人并没有失去什么。在这样的思维里,自尊却没有位置。

出行英国后后,反观当地电视还是现实生活,很难看到鼓励追求金钱与地位的言语和暗示;相反,过去的近20年,尽是追求各种平等(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年龄平等)的社会运动,女性以色相和青春去换取老男人的金钱与地位的公式,不是今日英伦女性的常识,或者说已经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因为直到二战前,英国妇女也有依靠色相攀登社会阶梯的风气。

赵本山的明星徒弟▲

英国女性最终获得自尊与独立的地位,来源于政治力量的支持。

她们和男人一样拥有选票,手中的选举权促使政党必须出台吸引女性的竞选方案,令英国女性享有全世界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自由——普及全英的学校教育水平,全国基本接近,而且免费;如果成了单亲母亲,政府优先资助,令其吃住不愁;如果想读大学,学费可以贷款,工作以后偿还;如果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没人催你还学费;工作以后,政治力量一直催促领导层男女对半分,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故此女性领导人层出不穷;如果不想结婚生孩子,没关系,随便怎么活,没有舆论压力;没有赡养父母义务,而且通常英国老一代比年轻一代要富有;40岁以后才出来找工作,没问题;80岁以后还找男朋友,没问题;如果是同性恋,结婚是合法的。

英国知识女性▲

我曾经以为金钱与权力亦是英国人民集体追求的目标,结果发现大错,英国反而存在蔑视金钱与权力的风气,与追求金钱与权力的力量共存。

在这样的集合力量下,英国女性能够没有负担地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而幸福的定义有千百种,不被金钱与权力绑架。国内 从长远角度来看,需要开创更多的公共空间,讨论如何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培养个体与人平等相处的能力(包括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充分汲取生活中的力量与策略来增加个体应对风险的能力,建设更加积极与平等的性与性别文化(包括检视针对男女两性的双重道德标准,以及不利于女性的性道德标准)。这方面的努力,任重道远,触及根本,甚为有效。

凯特王妃▲

《七夕▪七绝》——清·德容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标签:

当价格不再高的时候:大众ID.3后轮鼓刹还是缺点吗?
A股公司组团回购!美股三巨头年内已回购7300亿,这才是牛市“命门”?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